轉自YAHOO BLOG: 《文以載食》 及《食以載道》
轉了新工後
人輕鬆了,自己的生活空間也多了
於是,重拾閱讀的習慣
週末有空的話,就花兩三小時去泡圖書館
感覺真的很悠閒啊~~
最近看了于逸堯的兩本書
說起于逸堯,你會想到甚麼?
作曲作詞配樂?還是再見二丁目、假如讓我說下去、小飛俠?
今次通通不是,他跟我們分享飲食:《文以載食》 及《食以載道》
畢竟是詞人,文筆絕不失禮
一開始,他便開宗明義表明:「沒有不好吃的食物」
對呀~好吃不好吃只是人主觀感受,不應存有偏見
最欣賞是作者尊重食物的態度和相當高的包容力
樂於亦勇於嘗試不同的食物
而且還會去探究背後的歷史和文化
除了用口慢慢咀嚼食物,他還用心去認識和消化
這兩本書不是食經
但卻是值得我們細味的一本飲食體驗的分享
不純粹給讀者灌輸食物資料
不硬套飲食觀念
讀者可以舒服地、客觀地去認識食物的本質
再從而了解各地的文化
作者也藉此表達自己的立場
希望為別人眼中的怪食物討回公道
的確,放開胸懷,世界便會大得多、可愛得多~
讀完這兩本書,加強了我「惜食」的信念
因為每一種食材都是珍貴的
每種處理方法都有其原因
而當它被送上飯桌之時
更是負責烹調的人的心血
不明白?
只要你親自去市場走一趟,然後再洗切煮的話,便能感受我所講的了~~
是日主理人:鄭大小姐
人輕鬆了,自己的生活空間也多了
於是,重拾閱讀的習慣
週末有空的話,就花兩三小時去泡圖書館
感覺真的很悠閒啊~~
最近看了于逸堯的兩本書
說起于逸堯,你會想到甚麼?
作曲作詞配樂?還是再見二丁目、假如讓我說下去、小飛俠?
今次通通不是,他跟我們分享飲食:《文以載食》 及《食以載道》
畢竟是詞人,文筆絕不失禮
一開始,他便開宗明義表明:「沒有不好吃的食物」
對呀~好吃不好吃只是人主觀感受,不應存有偏見
樂於亦勇於嘗試不同的食物
而且還會去探究背後的歷史和文化
除了用口慢慢咀嚼食物,他還用心去認識和消化
這兩本書不是食經
但卻是值得我們細味的一本飲食體驗的分享
不純粹給讀者灌輸食物資料
不硬套飲食觀念
讀者可以舒服地、客觀地去認識食物的本質
再從而了解各地的文化
作者也藉此表達自己的立場
希望為別人眼中的怪食物討回公道
的確,放開胸懷,世界便會大得多、可愛得多~
讀完這兩本書,加強了我「惜食」的信念
因為每一種食材都是珍貴的
每種處理方法都有其原因
而當它被送上飯桌之時
更是負責烹調的人的心血
不明白?
只要你親自去市場走一趟,然後再洗切煮的話,便能感受我所講的了~~
是日主理人:鄭大小姐
食野原來都有咁多學問~~ 水太太一向都好喜歡和欣賞食物的,這是一種生活態度~~
回覆刪除[版主回覆05/29/2013 09:56:35]
親自去市場走一趟,然後再洗切煮的話,真的會更"惜食"也"識食"呢!
回覆刪除現在習慣了自己煮三餐, 食街外嘢好容易就食出食物唔新鮮同味精嘅味道
[版主回覆06/06/2013 09:39:39]對呀~有時間的話,我還是喜歡在家煮或是吃家人下廚的餸菜,較合心意呢
沒有不好吃的食物
回覆刪除[版主回覆06/09/2013 18:15:25]對,只是口味不同而已